失联连通是催收行业发展刚需 探索合规有效的信息修复路径迫在眉睫

(通讯员 杨柳英)随着《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国银行业协会信用卡催收工作指引(试行)》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下发与施行,催收行业进入史上最全最严最强监管时期。一方面,催收行业的展业规则进一步收紧和规范,带来了灰色业务的逐步出清;另一方面,债务人可联率低和信息修复渠道受阻,导致催收行业面临发展瓶颈。12月10日在湘潭大学举行的第五届“信用法治·韶山论坛”分论坛三上,来自金融行业、催收行业以及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围绕催收行业发展的现状及出路进行了深入探讨,一致认为批量修复失联债务人的联系电话是催收行业的“刚需”,”三网修复、失联连通“是破解当下催收行业发展瓶颈的根本出路。

我国消费金融业务自2015年步入快车道,过去5年一直保持约20%的年均增速。截至2020年,中国狭义消费信贷余额规模已超过美国,达到约15万亿元人民币。麦肯锡预测,我国消费金融市场仍将保持稳健发展,预计2021至2015年消费信贷市场增速将接近14%,于2025年底增至约28万亿元人民币。与此同时,消费信贷不良资产规模持续上升,目前逾期余额已接近万亿,2015-2025年消费逾期贷款预计约增长1.6万亿元,不良资产预计约增长5800亿元。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委外催收高级项目经理崔若淇指出,当前我国银行处置不良资产的手法相对单一,仅以催收、核销和ABS 模式进行操作,但苦于ABS规模较小,无法有效解决个贷不良余额过高的问题,即使银行、持牌消金等资产机构动用拨备核销不良贷款,账销案存后仍需对核销后的不良资产进行处置。因此,在整体不良规模持续上升的情况下,催收仍然是消费信贷不良资产处置最重要的手段。其中,电话催收作为升级为上门催收、司法催收前必经的流程,在催收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联系到债务人,然而现实催收过程中最常见的困难之一就是债务人处于长期失联状态,进而导致催收策略难以实施,探索有效的、合规的失联修复方式已然成为提升催收效益、加快消费贷不良资产处置的出路之一。湖南永雄资产管理集团常务副总裁李磊也指出,催收的前提是与债务人取得有效联系,而这恰恰是最令人头疼的事情。以长账龄为例,催收人员面对的一般是逾期2年以上的债务人,通过页面电话(债务人当初办卡人预留的联系电话)能够直接联系上债务人的概率不足5%,不得不请求第三方协助催收或请求第三方代偿,但在信息修复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引发第三方的抱怨和投诉,包括对催收人员获取其个人信息途径的质疑等。近年来,催收机构面临着来自社会各界的多重压力,包括客户单位和银保监会对品质投诉的零容忍、公检法等国家权力机关的强监管、反催收联盟的恶意破坏以及社会各界的全方位监督等,催收机构如果无法突破失联债务人信息修复的发展瓶颈,其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将无法继续开展。

据了解,为破解催收实务中失联信息修复难这一“卡脖子”问题,进一步提升可联率和回收率,近年来金融机构和催收机构一直在积极尝试和探索合规有效的失联信息修复方式。其中,“三网修复、失联连通”模式以其精准高效、安全合规、成本可控等诸多优势,获得了金融机构和催收机构的一致认可。根据相关测试数据显示,该模式下信息修复成功率可达85%,本人率99%,接通率40%,M6后修复率78%,接通率35%,短信发送成功率95%~100%,本人意愿还款率10%。李磊认为,目前行业出现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乱象,与行业人员密集度及信息修复渠道有关,在没有掌握合法有效的信息修复渠道的情况下,催收机构只能投入大量的人力进行信息修复,期间不排除有个别催收人员或催收机构迫于生存压力采用非法的手段获取债务人的个人信息。如果“三网修复、失联连通”模式能够在业内得到推广和普及,催收机构可以将信息修复环节省出来的人力成本全部投入到品质管控上来。他相信,在解决了行业安全和经营的根本性问题后,催收行业一定能够在批量化解金融借款纠纷、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维护金融秩序稳定、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湘潭大学信用风险管理学院副院长肖伟志教授表示,目前个人不良资产处置的手段主要包括内部催收、法院诉讼催收、委托专业催收机构催收等,其中委托专业催收机构催收成本最低、效率最高,足以见得,催收行业在整个市场经济体系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三网修复、失联连通”模式在不泄露和不转移债务人个人信息的情况下通过加密渠道有效触达债务人,为催收行业合规发展路径探索提供了新的契机。虽然目前法学界在其适用规则、合法性基础、权力来源和应用边界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分歧,但与会专家学者对该模式存在的合法性、可行性和必要性达成了思想共识,认为该模式是破解当下催收行业信息修复难题的根本出路之一,同时强烈呼吁国家立法赋予催收机构批量修复失联债务人联系电话的权利,助力催收行业阳光化、职业化、法制化发展。

®新闻周刊网™ | 版权所有 | 若非注明 | 均为原创™
㊣ 转载请附上文章链接并注明: 新闻周刊网 » 失联连通是催收行业发展刚需 探索合规有效的信息修复路径迫在眉睫
㊣ 本文永久链接: http://business.nevvs.com.cn/news/2022-12-13/3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