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报考就是选人生 ——专访青岛创新考必达

发布时间:2022-08-18 11:11:44 来源:中国网

高考升学规划咨询(以下简称“高报”)随着新高考改革的不断推进日益成为广大家长普遍需求、广泛接受的高端教育咨询。

虽然这个行业整体发展时间不算长,但其中已不乏一些先行者凭借自己独特的经营理念和服务特色脱颖而出,赢得越来越多家长的认可和信任。山东青岛的创新考必达凭借自己对高报行业的笃定与执着,取得累累硕果。



青岛创新考必达创始人 陈芳校长

过往的人力资源经历让我更懂学业规划的意义

笔者:您当初选择做高报的缘由是什么?

校长:我曾经从事人力资源的相关工作很多年,因为工作的原因让我了解到企业用人的需求和形形色色求职者的状态。他们中有很多人对于所应聘的工作并不热爱,甚至他们的大学专业也不是自己喜欢的专业,一切只是为了谋生而向命运作出的妥协,这样的人往往在工作中积极性不高,流动性很强,这种错配其实对个人还是企业都是一种损失。还有一些人面对大学专业的不适合选择通过改行的方式进行弥补和抗争,但也仅限于转入一些专业门槛较低的职业,加入最激烈的内卷。卷赢也是一身疲惫,卷输还要再次转行,一直人到中年也许都没能有个准确的定位,严重影响收入和发展。反之,很多意气风发少年得志的青年才俊很多是擅长自我规划和总结的“早熟”儿或是家中有长辈能够给与指导。两相对比让我深刻意识到个人职业规划与高考后的学业规划一脉相承,在当今时代对每个人都意义重大,提早规划可以让大家少走很多弯路,也因此才有了后来我与高报项目的“一见钟情”“一拍即合”。



认准的事就要脚踏实地的去干

笔者:您个人是什么样的行事风格?有什么人生信条吗?

校长:我这个人认准的事就会脚踏实地的去干,当初刚刚接触高报这个行业的时候,感觉高报专业性非常强,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高报不仅关系孩子的个人发展甚至和整个家庭乃至家族的命运也是息息相关,这么重的责任,绝不是光凭一个良好的发心和一腔热血就能做好的,为了能学到扎实过硬的专业知识,我在全国范围内考察,在经过一番慎重比较之后选择了考必达教育这个品牌,我看重考 必达是因为其有一整套完整的经营、管理、服务体系,有权威详实的数据库和报考系统,并且时时更新。

完整而科学的内训系统,规范的课程体系和严格的认证考试。作为国内最早从事高报的头部机构,成立至今一直坚持不断完善创新,对分支机构的支持都是基于市场的变化和家长不断增长的需求而进行的前瞻性探索和最新的成果转化。

笔者:那您的机构在高报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呢?具体到报考模式上有何优势?

校长:我们考必达在高报行业核心竞争力其实说到底就是卓越的师资团队。因为志愿填报规划师是服务考生的唯一要素,这个要素质量好不好,直接决定了考生志愿规划出来的水平和层次。我们在报考模式上的优势也是独一无二的。我给你简单介绍一下。给每个考生做方案的时候,我们手里不但会有位次排名、专业排序等6个信息,还会有近三年一分一段表、近三年专业录取数据、近三年批次线、分数换算表等7个数据,还有专业院校池筛选、院校梯度排序、录取概率核算等7个步骤。同时拿太原来说,我们每一份报考方案都要再发回总部由总部全国报考专家团队再次集体审核,因此有双重保险。



干事业需要齐心协力

笔者:您选择人员和规划师有什么标准,或者说您的团队有什么特点?

校长:我觉得近些年外部环境风起云涌,企业经营除了上面我所说的紧跟总部的步伐,与总部同心同德,齐心协力之外。我们机构内部的凝聚力也十分重要,有总部完善的人才培训机制做后盾,我觉得人才可以慢慢培养,能力可以慢慢提升,但众志成城的企业文化必须在团队每个人心里牢牢扎根。只有这样我们在家长面前才是一个整体,一群人拥有同一种精神风貌才更容易赢得家长的信任和支持。



不忘初心不断超越

笔者:您的机构今年业务开展情况如何?机构在当地反响如何?

校长:今年报考季我们的高考家长群里已经有近千人。临近报考期间我们每天的咨询量都在一百个以上。这都离不开总部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务实的业务指导,才能让我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取得这样的佳绩。我们服务的考生全部被自己心仪的大学和专业录取,0掉档0投诉是我们的勋章,也是家长给与我们的一种肯定。

笔者:您对机构的未来发展有什么期许?

校长:未来我希望我们机构能够不忘初心,立足青岛本地,用我们不断积累的经验,为更多家长和考生服务,让更多的考生能够了解高考升学规划的意义,让更多的考生能够就读自己喜爱的大学和专业,实现人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同时我们也还要一如既往的紧跟总部的发展步伐,希望可以在总部的加持下不断超越自己,变得更加优秀,赢得更多家长和考生的信任和支持。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